所在位置:首页 > 党政办

宝鸡中北职业学院

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

 

2023年,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按照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,落实陕西省“三个年”安排,在省委教育工委、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带领全体师生,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,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高质量党建思政工作为引领,以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为主线,夯实常规工作,抓好重点工作,推动学院整体工作稳步发展,迈上改革发展新征程。

2023年工作总结

一、加强政治引领,把牢办学方向

(一)旗帜鲜明讲政治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坚持新时代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引导全体党员职工提高政治站位,强化党性锤炼和政治历练。学院党支部继获得宝鸡市“四星级”党组织后,积极创建市级“四强”党组织,在市级部门验收中得到了高度肯定和评价。

(二)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。认真领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,认真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、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,举办了读书班,召开了交流研讨会,组织了外出红色研学,开展了调查研究、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等活动,取得了较好成效。

(三)科学编制三年建设与发展规划(2023-2025年)。精心谋篇布局,深入调查研究,提出发展规划与目标,明确主要任务与举措,强化组织保障,形成了上下贯通的规划体系。

二、坚持立德树人,注重思想引领

(一)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压紧压实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,严格检查考核,确保责任落实。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,严格执行信息发布审核制度,发表新闻简讯450余篇,报道学校发展大事、宣传优秀典型,激励师生信心,凝聚发展共识。

(二)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。成立思政教学部,召开“课程思政”建设工作推进会,开展“课程思政”建设专题讲座,举办“课程思政”改革教学竞赛,发布首批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16门。1名教师在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“大练兵”活动中荣获“课程思政教学能手”称号,1名同志荣获全市社会组织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

(三)民族团结不断巩固。学校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,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,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工作,领导干部走进联系学生班级,在传递关爱的同时传递信心、传递责任、传递力量,切实做到关心不断线、服务不止步、指导不脱节。

三、突出内涵建设,坚持创新驱动

(一)优化专业结构。聚焦学校优势与特色,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,在充分研判的基础上,科学调整专业结构,增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、智能光电制造技术、网络新闻与传播3个专业,申报机电一体化技术、融媒体技术与运营、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3个专业

(二)提升教学质量。健全教学管理制度,完善顶层设计,加强教学管理,推行教学改革,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。强化教学过程管理,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,定期开展听课评课促教活动,督促常规教学,实现教学诊断、教学反思、学习观摩、示范引领作用,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。

(三)建设人才队伍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,制定完善学院师资引进与培养方案,坚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并重。强化青年教师培养,启动“老带新、传帮带”教师岗位锻炼计划,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大力提升现有师资能力水平,加强职业能力培训,组织参加上级各类培训448人次,校内新员工培训174人次。评定校内高级职称12人、中级10人、初级16人,员级20人,委托认定陕西省高校教师系列助教职称22人,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34人。

(四)推动科研工作。加强学术管理,完善学术工作规章制度,设置了科研处,成立了学术委员会,制定了《学术委员会章程》,促进学术水平提升。2023年发表市级期刊1篇,立项省级研究课题1项。

(五)深入推进诊改评建工作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,高职学院2022年度年检工作圆满完成,检查结果合格;积极开展高职办学条件达标创建工作,完成自查自评,制定整改建设措施,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达标任务。

(六)稳步推进招生工作。建立优质生源基地,与各地、多校保持紧密联系,生源质量稳步提升。通过强化学科专业宣传、加强招生人员培训、构建多元咨询平台、巩固校内外媒体合作等,多措并举加强招生宣传工作。2023年录取全国统招高职学生1463人,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当年招生计划的99.52%,较上年增加104.6%。

四、树牢宗旨意识,提高管理效能

(一)落实平安校园建设。成立安全稳定工作委员会,进一步完善学院安全工作机制。扎实开展反传销、校园诈骗、校园消防等安全、法制教育活动,开展安全疏散消防演练,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值班值守制度,严格进出车辆、人员检查登记,定期检查维稳设备,保证一键报警响应及时。召开安全工作会议、维稳工作会议,研判排查安全稳定隐患,与属地派出所联合共治,为营造平安、文明校园提供坚实保障。

(二)优化学生管理服务。强化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,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、“劳模工匠进校园”宣讲、“奋斗者的足迹”专题报告、法律知识讲座、外出参观研学等等,内容丰富、干货满满,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,真正实现了“因学施教”。圆满完成团代会、学代会换届,建立学生申诉制度,成立学生申诉委员会。进一步畅通校长信箱投诉机制,全年共接收学生投诉101条,办理101条。大力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,签约企业104家,筹备校园招聘会6场,组织各种实习400余人,全力做好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。

(三)加强校园文化建设。优化育人环境,创设育人氛围,切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。举办了第二十八届“中北之旅”文化艺术节暨春季运动会和职业活动周等一系列文体活动。33个学生社团活动如火如荼,校园生活丰富多彩,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正在逐步培育形成。

(四)全力打造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服务中心。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服务大厅已投入使用,通过全方位优化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体系,实现学生事务的业务协同、流程优化、精准管理,以最快的速度、最好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满意度。

(五)提高后勤保障水平。改善办学条件,采购更换智慧黑板,改造提升图书室,持续更新老旧办公设备,标准化教室、计算机房等技术设备利用率逐步提高。加快信息化建设,对全院网络进行了优化升级改造,进一步完善了智慧校园系统,为维护网络安全和支持教学服务筑牢技术“防火墙”。

(六)校园基本建设不断完善。14号公寓楼是在全省院校中率先建成的绿色环保模块化装配式建筑,实现了当年开工、当年竣工,春节后将投入使用,为学生提供了既舒适又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。

(七)健全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。组织召开一届一次教代会、工代会,成立教职工申诉委员会,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民主管理监督,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。2023年9月,学院被评为宝鸡市厂务公开职代会四星级单位。

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学院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,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。我们地处关中西部,视野还不够开阔,对外部世界的发展变化还不够敏锐;干部队伍、教师队伍的担当精神、创新能力和追求卓越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;现有办学条件不能满足长远发展需要;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,教风学风还有待进一步改善;有些学科专业缺乏带头人,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等等。对此,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,全力以赴加以改善。

2024年工作思路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为指引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《国务院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《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》精神,按照教育部等五部委《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》要求,紧紧围绕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目标任务,补短板、调结构、抓管理、创特色,加快推动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努力开创学院工作新局面。

一、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

大力加强学习型、创新型、服务型党组织建设。加强党的制度建设,建立现代大学制度,完善落实“一章八制”。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,完善教育、预防和监督机制,积极建设廉洁校园。

二、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

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,健全德技并修、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,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、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,扩大就业渠道,签订专业与行业合作协议2-3项,确保专业对口就业率95%以上。

三、持续做好教学基本建设

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,开足开齐思政课、基础课、专业课及选修课程,加强教学全过程检查监测。健全和完善专业实训平台,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,改善专业办学条件,增添教学仪器设备投入,与在校生规模相适应,并不断提高。

四、持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

优化教师队伍结构,专任教师配备到位;副高以上比例、“双师型”比例不断提升。

五、持续扩大学生规模数量

扩大生源渠道,生源比率和质量逐步提高。

六、持续强化专业结构建设

做大做强做精高速铁路客运服务、航空服务、铁道供电技术等骨干专业,努力打造学前教育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专业,积极开发申报新能源汽车等亮点专业,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,不断加强专业集群建设。